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

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

A. 拓展生存空间

B. 延伸贵族王权

C. 进行殖民掠夺

D. 奴役他方民众

 

C 【解析】 试题考查学生利用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实质的能力。A、B、D项都是现象,从“议定的条件、、、、、、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归西班牙王室。”这可以看出C项才本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兴办

A.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B.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 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

D. 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查看答案

19世纪,我国有一类企业“设总办、督办、会办、帮办、提调等主持运营,多由现任官员兼任,其薪俸亦以官阶而定,实际上是一个政府衙门.”这类企业最有可能是

A. 洋务企业

B.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 在华外商企业

D.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查看答案

清代乾隆以前银钱比价为11000以内,但至道光年间,银钱比价已高达11700左右。这种银贵钱贱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B. 海禁政策导致中西贸易萧条

C. 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白银流通

D. 鸦片走私造成白银不断外流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迁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材料中的农民“迁业”现象主要说明了

A. 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C. 明代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

D. 手工业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

 

查看答案

唐代长安城坊市格局井然,尊卑秩序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展现一种开放式的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混杂毗邻。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B. 贸易不再受政府监控

C.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 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