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宰相会议在最后决策时,通常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方式,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

唐代宰相会议在最后决策时,通常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方式,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这一做法有利于

A. 提高宰相议事的效率

B. 削弱皇帝的决策权

C. 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

D. 加强相权间的制约

 

D 【解析】 材料中宰相实行的“协商一致”,体现出集体议政的特点,这样做可以加强宰相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故D正确;A中提高效率难以说明;B中皇权至高无上;C中内斗显然不可避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载,长翅帽的发明者是宋太祖。有一次,在听取大臣奏章时,他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心里非常不痛快。之后,他传旨在官帽后两侧分别加上长翅(以后越来越长)。从此大臣上朝,只能面对面交谈了。这一改变有助于

 

A. 增加决策透明度

B. 提高议事效率

C. 缓和大臣间矛盾

D. 加强专制皇权

 

查看答案

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说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A. 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 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 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查看答案

胡惟庸之子因在大街上纵马奔车掉下摔死,胡未禀报皇帝就将车夫杀死。皇帝大怒,让胡做出补偿,胡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贬斥。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这反映了

A. 胡惟庸打压内阁

B. 胡惟庸家藏万金

C. 相权妨碍了皇权

D. 中央集权亟待加强

 

查看答案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最能体现此治国策略的朝代是

A. 唐朝

B. 北宋

C. 元朝

D. 明朝

 

查看答案

军机处刚成立,雍正皇帝就规定,不管有多少公文,必须在当天完成。即便一天的奏折多达几百件,也必须连夜处理完毕。其所反映特点与如下军机处所为相一致的是

A. 不识字小太监任服务人员

B. 大臣职务由皇帝临时交办

C. 章京年初一也须当差入值

D. 大臣膝处用圆布中置棉絮为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