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71年,清政府规定,“准贡监生员民人垦地二十顷以上,试其文义通顺者以县丞用”...

1671年,清政府规定,“准贡监生员民人垦地二十顷以上,试其文义通顺者以县丞用”,“一百顷以上,文义通顺者以知县用”。其规定主要是为了

A. 鼓励垦荒以恢复发展社会经济

B. 扩大官吏来源以缓和社会矛盾

C. 改革科举制度以扩大政权基础

D. 笼络汉族人民以巩固统治

 

A 【解析】 材料反映清朝“准贡监生员”以垦荒多少而区别录用,说明清朝鼓励垦荒以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故选A;材料只涉及“准贡监生员”,没有提到其他官吏来源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改革科举的具体信息,排除C;“准贡监生员”不能代表汉族人民,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时期,搜粟都尉赵过推行区田法,“区种,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 区田法是当时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B. 区田法下重视通过水利灌溉提高农业产量

C. 区田法适合在干旱地区广泛推广

D. 区田法适用于土地少而质量差的小农经济

 

查看答案

秦代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代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上述规定反映出

A. 铁犁牛耕技术支配家庭规模

B. 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C. 精耕细作影响着政府的政策

D. 土地私有制决定着家庭规模

 

查看答案

山东武氏祠有一汉画像石刻,上面刻有“因宜教田,辟土种谷,以振万民”的文字。该石刻应该是对谁的赞扬

A. 神农氏

B. 大禹

C. 汉武帝

D. 商鞅

 

查看答案

美国科学史学家乔治·萨顿说:“科学史的目的是,考虑到精神的全部变化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全部影响,说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其中,科学的进步是注意的中心,而一般历史经常作为背景而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的科学史权威薮内清精辟地指出:“在古代文明中,天文学一直属于高层次的科学,而且深深地染上了世界各种文明时代所具有的特色。构成中国天文学史主流的是历法研究和以占星术为目的的天文观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李时珍指出:“医者贵在格物。”……他为写作《本草纲目》,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详尽阅读、研究前代医药典籍……他动手栽培和加工炮制过不少药物,为了解某些药性,甚至冒着危险亲自试服。宋应星为写作《天工开物》,长期深入田间、作坊……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科学的结论应当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皆须试见而后详之”。……徐光启博闻强识,“……考古证今,广咨博讯……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故学问皆有根本,议论皆有实见”。……他主持编撰的《农政全书》,其写作特点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主要以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1)分别列举两汉、宋元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至少两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科学成就取得的社会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三位晚明科学家在科学态度与方法上的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二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1)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革新对社会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

(2)概述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