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

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为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此画的风格应为

A. 宫廷画    B. 文人画

C. 民俗画    D. 人物画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画用苏武牧羊假寐这一现象来表现“见万里”的意思,这种“以情写意”体现的是文人画的特点,B项正确。宫廷画描写的是宫廷文化,与材料不符,排除A。民俗画主张写实,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排除C。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与材料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的观点。他强调画家创作要追求

A. 布局构图的精妙

B. 畅神写意的原则

C. 社会教化的功能

D. 绘画技法的创新

 

查看答案

(题文)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如《西厢记》、《牡丹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西游记》、《红楼梦》等。对此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社会普遍开展个性解放运动

B.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倾向

C. 专制下思想解放的理想诉求

D. 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相同

 

查看答案

某历史著作在评价明清时期一部小说时说:“它描绘了贵族集团的生活场景,抨击礼教对人性的戕害……达到古典小说的高峰,其思想和手法都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它评价的是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三国演义》

D. 《红楼梦》

 

查看答案

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A. 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 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

C. 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 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

 

查看答案

永乐九年(1411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

A. 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 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C. 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 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的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