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

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    B. 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C. 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D. 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A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是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不是没有人就没有万物的意思,故A正确;B和D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点;古希腊人文主义本质是强调人的作用,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这个新方向是

A. 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 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C.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查看答案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

A. 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的兴趣

B. 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C. 城邦的发展,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

D. 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

 

查看答案

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主要是因为

A. 他是热爱智慧的人

B. 他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

C. 他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

D. 他首次用观察的经验解释自然现象,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三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年)》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其具体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

(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请说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推动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这表明新中国

A. 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B. 基本上突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

C. 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D. 已经和美国改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