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缓和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减少农产品出口,稳定国内市场

C. 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D. 提高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利益

 

D 【解析】 试题罗斯福新政期间,为解决农业危机,在农业方面采取了减耕减产、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来保障农民的利益的举措。故本题应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1918年苏维埃政府发布命令,宣布苏维埃共和国成为一个军营;苏维埃政府对于居民的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由政府统一实行调配制。内战时期在交换和流通方面,基本取消了市场关系。这表明苏维埃共和国正在实施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市场经济体制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查看答案

关于苏联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 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是工业

B.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是农业

C.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领域

D. 以上说法没有正确的

 

查看答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其中的“非常时期”是指这一时期苏俄面临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困境

B.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

C. 严重的兵变和农民暴动

D. 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威胁

 

查看答案

1985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其主要目的在于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

C. 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下列重要事件中其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B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深入开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形成垄断大企业

D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