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说,“它(中国)可以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

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说,“它(中国)可以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造成一系列特殊的权利关系”,而美国必须获得这些“巨大特权”。这反映出

A. 甲午战争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B. 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已开始相互勾结

C. 列强在华争相划分势力范围

D. 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最大受益者

 

A 【解析】 材料“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欲在华建铁路、开采矿山、开设银行,体现出列强要扩大对华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图谋,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列强之间的相互勾结,“开始相互勾结”这一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的设想,故C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中后期,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很少种植棉花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在这些地区

A. 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 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 传统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查看答案

(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时尚之风盛行:唐伯虎之画,宣德之铜炉,时大彬之紫砂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时尚之物。苏州成为引领时尚之都,凡是做人“透骨时样”,就被称为“苏意”,凡是衣服式样新颖,就被称为“苏样”。以上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明代世俗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主流

B. 苏州因商业兴盛而成为时尚之都

C. 商品经济浸染致使享乐观念流行

D. 经济水平的提高丰富了精神生活

 

查看答案

南宋时期,继承程颐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南宋书院的繁荣

A. 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

B. 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

C. 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 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