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

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

A. 水稻的发现时间较晚

B. 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C. 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B 【解析】试题北方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水稻主要产于南方,其历史也十分悠久,但是由于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所以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查看答案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退功臣进文吏”;宋朝开国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二者都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解决了藩镇割据    C. 抑制了土地兼并    D. 削弱了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 官僚制度普遍建立

B. 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

C. 郡下设县已成定制

D. 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破坏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埃及,叙利亚、约旦死伤约 5万人。 6.5万平方公里土地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人沦为 难民。以色列扩大了领土,获得东耶路撒冷地区,并把占领的阿拉伯人城镇发展成犹太人定居点。美苏为了各自的利 益都极力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这种局面不仅使埃及、叙利亚无法收复失地,也使埃及不得不承受关 闭运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1973年 10月埃及和叙利亚在犹大教赎罪日对以色列发起进攻,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反攻,短时间内打败叙利亚,迫使埃及军队撤退。 10月下旬,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一系列与 停火相关的决议,埃及、叙利亚、以色列正式停火。战争期间,阿拉伯国家纷纷以石油为武器支持埃、叙。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石油提价、减产、禁运、国有化等措施打击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西方国家。虽然禁运在几个月之后结束,但1974年初石油的价格翻了两倍,这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超过了中东发生的冲突。

-------摘编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不断爆发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反击的影响和美国的应对之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