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统制,这些措施

A.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B. 借鉴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 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

D. 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故A项错误。一战期间苏俄尚未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宣告自由放任的失败,而材料中的时间还未发生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得知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应对战争采用了干预经济的措施,这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表格是某国经济发展的数据,它反映了

工业生产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1926年

总产值(按1926年度价格计算,单位:亿卢布)

102.51

14.10

77.39

110.83

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基数100)

100

13.8

75.5

108.1

 

 

A. 苏联经济的严重失衡

B. 农民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C.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显著

 

查看答案

胡佛认为“经济不景气的问题决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 国家干预经济

B. 加强立法监控

C. 坚持自由放任

D. 限制市场调节

 

查看答案

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句话说明

A. 经济危机来势凶猛

B. 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 危机蔓延到全世界

D. 危机持续时间长

 

查看答案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述评论反映出

A. 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B. 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C. 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D. 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查看答案

据相关记载,1986年,随着棉花产业的兴起,某地区扩大了棉花及与棉花接茬连作的作物面积,减少水稻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棉花市场疲软,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其他经济作物相应的得到增加。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B. 市场经济下,农民疲于应付

C.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产

D. 农业种植须加强市场指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