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

—《论语》

材料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不仅充分论证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状况,而且也清醒地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义利矛盾,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丰碑》

材料三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邓小平(198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关于义利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邓小平关于义利的思想有哪些新发展?

(3)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评价三位人物思想的积极影响。

 

(1)孔子认为追求富与贵、避免贫与贱是人之常情;同时他主张见利思义,要义利同在,反对见利忘义。 (2)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在获取利益过程中,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提倡为国家利益而努力。邓小平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鼓励勤劳致富,反对见利忘义、“向钱看”。 (3)孔子的义利观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个人品德的修炼;毛泽东的义利观有利于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邓小平的义利观有利于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解析】 (1)从材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中可以分析出答案。 (2)从材料“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中可以概括出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从材料“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提倡按劳分配”“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中可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个人品德和社会稳定方面来分析孔子的义利观;从人民内部矛盾的阶级方面分析毛泽东的义利观;从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方面分析邓小平的义利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1)观察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20世纪初,孙中山为顺应世界潮流对图1中的主张作出了怎样的发展?这一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综合两则材料,你认为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观点

A. 揭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

B. 完全否定了计划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C. 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查看答案

1992年我国放开了有色金属和大部分机电产品价格,1993年放开了粮食、部分统配煤炭、部分统配木材和大部分钢材的价格,1994年放开了统配煤炭价格。这些举措的出台表明我国(  )

A. 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推进    B. 放弃了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

C. 所有制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    D. 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之中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的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 民族、民生

B. 民权、民生

C. 民族、民权

D. 富国、强国

 

查看答案

(题文)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 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 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 摆脱了长期以来重视阶级斗争的认识

D. 制止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