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魏孝文帝注重对社会习俗的改革,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严格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

北魏孝文帝注重对社会习俗的改革,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严格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B. 宣布与汉族同源,要求鲜卑族使用汉姓

C. 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修订官制礼仪

D. 仿照汉族习俗制定官吏、妇女冠服样式

 

A 【解析】孝文帝不仅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而且自己以身作则,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北魏孝文帝的措施有改汉姓、易服饰,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修订官制礼仪等,BC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川幕府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鼓励派遣留学生

④支持尊攘运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有学者指出,“在率先建设现代化的那些社会中,由于现代性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因而转变过程徐徐展开,延续了几个世纪”。以英国为例,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发生在1649—1832年,经济和政治转变是在1832—1945年,直到20世纪,国家的政治体制才完全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社会整合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事情。

—邢悦《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2)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内朝一三省六部一内阁一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晚期,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49—1832年英国在确立与完善这一政体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或条约

影响

1842年

《南京条约》

“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895年

《马关条约》

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01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时间

事件或条约

影响

1919年

巴黎和会

“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年6月

“改订新约”运动

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力P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1943年1月

中英、中美签订新约

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等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三个条约分别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试分两个阶段概述近代百年间所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城镇农村的道路,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沙皇专制统治的重心在中心城市

B. 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势力薄弱

C.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领导农村

D. 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集中在城市

 

查看答案

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然而,1890

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 帝国皇帝

B. 帝国议会

C. 联邦议会

D. 责任内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