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俄国学者布坚科认为:“由于20世纪30年代末我国历史性建设社会的特点,苏联建成的...

俄国学者布坚科认为:“由于20世纪30年代末我国历史性建设社会的特点,苏联建成的社会主义是斯大林式的,即国家行政、国家官僚、兵营式的社会主义。”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A. 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B. 以高度集权为核心内容

C. 推动了工业化的迅速实现

D. 不能促进苏联经济发展

 

B 【解析】 根据材料“国家行政、国家官僚、兵营式的社会主义”可知布坚科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以行政命令管理发展经济的,即以高度集权为核心内容,故B项正确。斯大林模式并未背离社会主义,排除A。在斯大林模式的推动下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与材料“国家行政、国家官僚、兵营式的社会主义”不符,排除C。斯大林模式在当时促进了苏联经济发展,只是后来成为阻碍苏联经济发展的桎梏,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苏联工业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A. 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D. 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

 

查看答案

1921年5月俄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规定:“通过粮食税和商品交换,至少取得四亿普特粮食作为恢复大工业和实现电气化计划的基础。”这一规定

A.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 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新模式

D.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查看答案

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到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A. 十月革命遭到敌对分子的仇视

B. 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

C. 不明真相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

D. 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查看答案

(题文)198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由1950年的3.5%上升为6.8%,通货膨胀得到控制;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0.3%下降到1986年的3.4%.促进美英经济发展的相同经济政策是

A. 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B. 通过发展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C. 压缩公共开支,发挥市场作用

D. 增加公共开支以促进就业和发展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A. 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 西方经济疲软源于美苏冷战破坏

C. 导致社会福利开支不断增加

D. 此后各国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