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C. 转嫁战争负担

D. 强化物资管制

 

C 【解析】 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平津鲁豫等地并不属于“国统区”,故A错误;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不是根据地,故B错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以战养战,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理,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 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 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 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 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查看答案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 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查看答案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C.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查看答案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查看答案

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成功,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反对TTI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同年11月,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也宣布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多个国家共同组成一个大大的朋友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局部受阻,但全局发展

B. 经济全球化想要长远发展需要平衡各国的利益

C. 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

D. 民族主义的崛起是全球化受阻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