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

《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 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 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 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 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D 【解析】 根据“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景德镇”,可见景德镇一词是在宋朝出现,排除A;根据“镇民陶玉者”,可见陶玉身份不是官营手工业者,排除B;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该产品闻名海外,排除C;根据“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陶玉通过进贡朝廷,使得瓷器闻名天下,因此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制规定,自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百倾,少者三十倾;京官从一品至九品都给职分田,多者五倾,少者一倾;农民一夫一妇受露田一百二十亩;地主官僚的奴婢受田,按其地位高低限制在六十人到三百人之间,奴婢受田数量和普通农民一样。这种均田制度

A. 抑制了土地兼并

B. 对地主官僚有利

C. 促进了隋朝经济的繁荣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的是

 

查看答案

某一史料记载:“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段话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A. 筒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水排

 

查看答案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 《诗经》中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B. 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C. 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D.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组成图表

(1)看图表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表中ADE代表的经济成分及AD之间的相互关系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大事记(节选)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

1933-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

1935年,为应对白银大量外流,实行“币制改革”。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2)据材料三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有哪些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要实现根本突破的关键。

(3)根据材料四,提取两项有关这两个时期经济领域变化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材料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