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A. 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C. 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 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D 【解析】材料信息是诸子百家的宗旨是“以其学易天下”,即其学说服务于政治,故D项正确;学术气氛空前浓厚、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以及养士之风极为盛行都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故AB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国有史,州有志、其义一也”,家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这说明编修家谱的主要目的是

A. 传承家族文化

B. 不忘血脉孝道

C. 促进家国认同

D. 补充史料不足

 

查看答案

汉代最好的工匠是属于官府的,最好的工艺品皆是由官府所造的,而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B. 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

C. 程朱理学的积极倡导

D.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

A. 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

B. 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

C. 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

D. 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汉代的国有土地称为“公田”,除士兵和服役农民耕种外,还假(出租、借贷)给百姓,征收一定的假税,称为“假民公田”。这一制度的宗旨是

A. 冲击地主土地所有制

B. 打破“累世公卿”局面

C. 推动租佃关系的形成

D. 稳固小农经济增加租税

 

查看答案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

B. 苏联东欧国家支持中国

C. 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

D. 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