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该言论

A. 主张格物致知

B.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 强调“心外无理”

D. 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

 

C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的信息“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可以看出该言论主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内心的反省,所以可以判断这属于心学。只有C项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所以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9年2月初,毛泽东在同苏联领导人米高扬谈话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

B.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C.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D.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查看答案

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推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 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必须要求

C. 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 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从经济方面讲,宋朝面临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显著的进步。下列文字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可作其依据的是

A. “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

B.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C.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 “万历盛时,资本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

 

查看答案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 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 官僚政治的弊端

C. 中央集权的削弱 D. 行政效率的低下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该笑话讽刺了

A. 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

B. 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C. 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

D. 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