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

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A.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

B. 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

C. 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

D. 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D 【解析】 明朝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同时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是通过分割地方政府权力,从而实现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答案为D项。这一举措是针对地方采取的措施,与削弱相权无关,排除A项;这一目的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最终巩固君主专制,与民主化无关,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从图一到图二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

B. 古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 中央机构精简取得较大成就

D. 古代中央官制的重大变革

 

查看答案

《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

A. 《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

B. 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 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 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查看答案

“(它)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各地来管亊”“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文中的“它”是指

A. 秦朝的郡县

B. 西汉的郡国

C. 宋代的路州

D. 元朝的行省

 

查看答案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 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 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 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 宋三司使与元御史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