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说:“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治是管理众人之事,集...

孙中山说:“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治是管理众人之事,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治权。所以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下列事件符合孙中山的“政权”思想的是

A. 成立同盟会

B. 建立湖北军政府

C. 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D. 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解析】 试题从材料“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可以分析得出,政权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和实行内阁制,体现了民主的色彩。故选D。A项是资产阶级的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与民主无关;B项是一个临时政府,尚无民主法律文件的约束;C项是国民党的独裁政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纽约时报》是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由此判断该事件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C. 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D.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查看答案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从这份史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列强可以在中国建立租界

B.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列强取得划分势力范围的特权

D.列强取得了设立使馆界的特权

 

查看答案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它”应是指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鸦片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