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都有人到欧洲考察,日本人注意学习西...

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都有人到欧洲考察,日本人注意学习西方的学制官制,而中国人专门打听人家的船炮如何制造。当时德国的政治家俾斯麦看到这种情况就曾经预言:“三十年后日本必强,中国必弱!”梁启超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不包括

A. 中国要致力于学习西方技术

B. 日本专注学习西方制度而强大

C. 改革政治制度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D. 中国人学习西方同时也应借鉴日本经验

 

A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梁启超强调的是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差异,而不是中国要致力于学习西方技术,故A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日本专注学习西方制度而强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通过中日对比说明改革政治制度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梁启超主张中国人学习西方同时也应借鉴日本经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唐时期,皇帝常常携宫廷到洛阳“就食”。682年关中地区饥荒,唐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这种现象

A. 导致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B. 反映出土地兼并的严重

C. 推动政治中心逐渐东移

D. 推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查看答案

南北朝后期,门阀地主衰落、庶姓寒人逐步兴起。世家大族为了阻挡百姓寒人进入仕途,常常采取考试的方法,考试成为常制。据此可知,当时

A. 考试成为选官主要方式

B. 社会结构固化难以变动

C. 科举制度的雏形己经出现

D. 庶姓寒人成为入仕主流

 

查看答案

西汉初年,统治集团形成这样的认识:宰相不应限于政务细节之中,而应“知大体”,有宽仁的“长者之风”。这一认识的形成主要基于

A. 防范丞相擅政

B. 稳定统治秩序

C. 重建儒家信仰

D. 抑制军功新贵

 

查看答案

考古发现,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其雕刻工艺明显具有中原青铜器面具多扉棱装饰的特点。此外,铜尊铜罍等礼器与殷商青铜礼器形制较为一致。这反映了当时

A. 巴蜀地区处于商王内服之地

B. 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 礼乐制维护了宗法分封制度

D. 巴蜀与中原地区存在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财神信仰形成较迟。主要在民间流行。明朝,从吴中(今江苏扬州)一带开始,形成了每年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不同的地区崇拜的对象不同,导致担任财神爷的角色纷杂,最普遍崇拜的是“正财神”赵公明和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另有“文财神”比干和范蠡,关公被人们尊为武财神,“准财神”是刘海蟾,港澳台地区祭祀财帛星君李诡祖。还有的地区把“太白金星”等供奉为财神。这些财神都是公平、正直、忠义之士,自然不会保佑人们去发不义之财。

——摘编自《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

材料二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用黄金来增加收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但当时的西欧黄金严重缺乏。《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传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包括中国,看成是黄金遍地的“人间天堂”,欧洲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摘编自孙梅《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困惑》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和欧洲“寻金热”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和欧洲“寻金热”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