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解读,...

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解读,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①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

②1926年的工业生产超过1913年的水平

③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

④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C 【解析】 1918~1926年间,苏俄(联)分别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说明在此期间政策没有连续性,经济有起伏,故①错误;通过数据对比,1926年的工业生产超过1913年水平,故②正确;从工业产量比重来看,消费资料生产的比重虽有波动,但没有出现大的起伏,基本保持在50%以上,这表明与国计民生有关的产业得到发展,故③正确;从工业产量比重来看,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大体保持了均衡发展,④观点没有依据,故④错误,C为正确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谋深虑远,实为经国宏谟,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尽在此举。此话最有可能在高度评价

A. 轮船招商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安庆内军械所    D. 发昌机器厂

 

查看答案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兴趣”。这些措施

A. 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

B. 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C. 埋下了苏联解体的隐患

D. 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新经济”的出现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它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有关“新经济”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B.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C. “新经济”不受经济周期规律的影响

D. “新经济”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查看答案

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 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 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查看答案

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

A. 重新解释民族主义

B.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 彻底实现民生主义

D. 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