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

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C 【解析】苏联撤销几个全联盟部,设立地方经济行政区来进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C项正确;上述举措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但是不可能从根本突破,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经济所有制问题,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0年苏俄工业总产量是战前的1/3,石油产量为战前的2/5,生铁产量为战前的3%;1920年的工业产值为14亿卢布,只及战前的13.8%,棉织品的产量降到战前的5%。这种情况促使当时苏俄政府

A. 着手解决经济发展比例失调问题

B. 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作出妥协

C. 扩大工业企业营业生产的自主权

D. 成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

 

查看答案

奥斯曼帝国金币与银币的兑换比例,1580年是1:60,1590年为1:120,1640年为1:250。货币贬值导致奥斯曼帝国政府岁入锐减,从1534年的500万金币下降为1591年的250万金币。与此同时,小麦的价格在16世纪上涨20倍。这反映了

A. 殖民掠夺促使世界市场形成

B.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经济剧烈变动

C.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进行

D. 奥斯曼帝国丧失对世界航路的控制

 

查看答案

明清江南地区即有“女工勤者,其家必兴,女工游惰,其家必落”之谚。这体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A. 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B. 私营手工业大量雇佣女工

C. 女子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 家庭手工业影响家庭收入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一罗斯福(1936年)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对“我们自己”和“全世界”有何影响?

材料二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让我们决心把政府变成如同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场所,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服务的政府。

—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

(2)克林顿执政期间,在经济政策上做了大胆的“试验”,主要政策措施是什么?通过改革调整,美国形成了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三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须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国)路德维希·艾哈德我国(指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最优先发展经济的结果……舆论称之为“GDP第一主义”的政治,即一切为了GDP。

—摘自(日)林直道:《现代日本经济》

(3)材料反映作者的经济发展主张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三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一的“战争”有什么共同点?

 

查看答案

环境史研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虽重视自然却不只停留于自然,社会经济、思想观念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值得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视角一  “哥伦布的大交换”

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的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最具灾难性的是旧大陆的疾病,而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抵抗力,这些疾病包括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大部分传染病,它们差不多杀死了90%的美洲土著。从美洲返回欧洲的船舶更多的带回了火鸡等动物,更重要的是带回了玉米、土豆、西红柿、可可、橡胶等一大批新的作物,当今世界上种植的作物有一半来自于新大陆。  

——摘自克罗斯比(美)《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伦布大交换”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

视角二  “太阳下的新事物”

就环境变化的范围和速度而言,20世界的环境变化前所未有。……火最初被人们使用时,在罗马炼铅,不会给千里之外的北极造成空气污染,但最近,越来越严重空气污染,已经影响了大气各种成分的比例。过去几个世纪中一直存在的生态缓冲因素——淡水、未开发的土地、常规的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都将消失。

——麦克尼尔(美)《太阳下的新事物:20世纪环境史》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20世纪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

视角三  “着眼于未来”

1945年以来,惊人的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后果——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的耗竭,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这种付出高额代价的增长将不可能长期持续,而且最终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历史研究》(2013.3)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理解,如何实现未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