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叙述西周历史时写道:“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下列有关周公受封的叙述,...

《史记》叙述西周历史时写道:“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下列有关周公受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

②对燕国进行世袭统治

③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

④官僚政治进一步完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B 【解析】材料“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反映了分封制下周公受封到曲阜地区,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故①正确;曲阜地区属于山东,当时是鲁国,不是燕国,故②错误;作为诸侯,应该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故③正确;官僚政治建立于秦朝,西周没有形成官僚政治,故④错误。故①③组合正确,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关于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列是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

20世纪中期以前的部分书目

21世纪初的部分书目

塔格韦尔的《为民主而战》;伊克斯的《新民主》;华莱士的《新边疆》;埃诺迪的《罗斯福革命》;戴格勒的《超越我们的过去》;比尔德与史密斯合著的《未来的到来》;珀金斯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时代》;戈斯奈尔的《竞选者的冠军:罗斯福》;麦克唐纳的《复兴的威胁》;托马斯的《法西斯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等。

——摘自胡国成《罗斯福新政研究状况简介》

托马斯•迪洛伦佐的《资本主义如何救了美国》;阿米蒂•什莱斯的《被遗忘的人:大萧条的新历史》(简介:19世纪30年代,大箫条的年代.罗斯福新政带领美国渡过难关——这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但那些“被遗忘的人”、那些新政下的牺牲者,他们的故事、诉说的,全然不是这么回事);H.W.布兰茨的《本阶级的叛徒》;伯顿•佛尔森的《新政还是苛政:罗斯福的经济遗产如何伤害了美国》;伯顿•W.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等。

——摘自凤凰网《美国涌动经济政策反思潮“衰落”情绪笼罩美国》

 

 

仔细阅读目录,指出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关于罗斯福新政主流评价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马克思

材料二:(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内外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摘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回答"地理上的发现"所指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它对世界格局的主要影响如何?

(2)据材料二,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西方“摧毁一切万里长城”的主要手段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4)结合材料四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有哪些?(举出至少两种)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做出贡献较大的国家是哪两个?

 

查看答案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材料一:《左传》记载:“(鲁国的征税方法)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

《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选择其中一个措施简要概述其内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所述现象对近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造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生产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2014年虽然中国足球再次无缘世界杯,但各大体育盛宴中总是不乏中国元素的参与。大到球场建设的器械,小到球迷手中的吉祥物、吹的口哨。这一现象表明( )

A. 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B. 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 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

D.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查看答案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亚投行”、“自贸区”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构建产品、技术、资本全方位“走出去”的经济发展新态势,其旨在:

A. 抓住机遇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

B. 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化价值链

C. 布局新时期经济发展转型战略

D. 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