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8年2月21日,蒋介石在致世界反侵略和平大会的电文中指出:“盖中国作战,不...

1938年2月21日,蒋介石在致世界反侵略和平大会的电文中指出:“盖中国作战,不独求民族之解放,不独求领土之完整,实亦为全世界各国之共同安全而战也。”该电文的主要目的是

A. 敦促各国关注中日战争    B. 批评列强对日推行绥靖政策

C. 宣扬抗战维护世界和平    D. 昭示民族自卫战争的正义性

 

A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蒋介石认为中国的抗战具有世界意义,并非与世界上其他追求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无关,实际上是敦促各国关注中日战争,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蒋介石是为中国抗战的需要发出该电文,C、D项不是“主要目的”,均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

A.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胜利

B. 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C. 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

D. 保存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火种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27~1928年中共党员成份构成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C.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D.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查看答案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毛泽东诗词反映的事件背景是

A. 工农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

B. 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到来

C. “八七会议”总方针的确立

D. 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查看答案

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说明时

A. 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

B. 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

C. 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

D. 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

 

查看答案

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序号“九”应该是

A. 五四风暴

B. 从统一广东到北伐

C. 长征

D. 抗战胜利到双十公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