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3年4月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连环画《老孙归社》(下图),该书讲述了...

1953年4月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连环画《老孙归社》(下图),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这里的“社”指的是

A.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 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 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A 【解析】根据材料“1953年4月”“老孙归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53年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信息,因此这里的“社”是指农业合作社,故A项正确;B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排除;C项是1958年实行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情况,排除;D项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20世纪初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造成指数上升的原因是

A. 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国民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查看答案

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 外资企业出现    B. 洋务运动兴起

C. 工人运动高涨    D. 实业救国热潮

 

查看答案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 4.6个

B. 3个

C. 0.55个

D. 2.5个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A. 千呼万唤始出来

B. 小荷才露尖尖角

C. 忽如一夜春风来

D. 无可奈何花落去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 粤商很善于把握商机

B. 中国沦为列强的市场

C. 传统经济形态的瓦解

D. 外贸重心转移的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