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行会出现于9世纪,市场狭小并具有地方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行会出现于9世纪,市场狭小并具有地方性,……”早期的城市经济需要一个相应的管理机构,行会由此产生。12、13世时,意大利和美国的行会已相当发达。“从13世后期开始,手工业者的人数和力量不断大,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分离,手工行会逐渐取代商人行会成为行会的主体。商人通过市政当局干预行会,包买商逐渐支配农村家庭手工业,为手工业工场的产生准备条件。西欧行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配看城市的经济生活,有权讨论并决定重大问题。有些城市行会组织发展为城市联盟,以团体名义向国王请求垄断特权。

—摘编自代轩字《西欧行会组织的发展与演进》

材料二中国行会有中国的特色,这些组织都是奉政府之命成立。它是在专制统治高度强化,宗法等级极其森严和富商大畸形膨胀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即使非完全同样,几乎也都是在早期出现,它们互相保护和互为保证。商业行会组织占有主导地位,是当时工商不分的表现。“……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会经济结的变化,传统行会逐渐衰落。

—摘自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材料三商会是中国近代以商人主体的最为普遍的资产阶级社团,……在市政建设,民政管理、公益事业管理,社会治安乃工商,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大的发言权。1905年,中国第一个由商人组织自己的商会——上海商务总会召开各业商董大会,声援抵制美货运动。1907,上海商务总会提出筹办华商联合会和中国华商银行的协议。在1909年的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中,华商联合会办事处承担了动员和组织海内华商参加这一项政治运动的重任。

—摘编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行会与中国传统行会的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商会与传行会相比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1)不同之处:①欧洲行会产生时城市自主性较强,市场狭小;中国行会产生于专制性较强、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社会。 ②欧洲行会主要是民间自发产生;中国行会是奉政府之命成立。 ③欧洲的商业行会与手工业行会存在较大矛盾,有着较为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国的商业行会与手工业行会关系相对融洽,共生性较强。 ④欧洲行会的自主和自治明显,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较高或作用较大;中国行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差,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有限。 ⑤欧洲行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中国行会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推动作用有限。 (2)变化:在地方和城市中享有较大的自治权(或参与城市管理);以独立社会力量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由政府组织变为资产阶级社团。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清末新政的推行。(一点,任意四点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和二从产生时期社会背景、行业竞争特点、城市管理中地位、行会自主性以及社会转型等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在市政建设,民政管理、公益事业管理,社会治安乃工商,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大的发言权”“声援抵制美货运动”“参加这一项政治运动的重任”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晚清民族危机、经济发展、政府政策、社会思潮以及清末新政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俄各自调整对非政策,大国对非洲的控制能力减弱,但非洲地区冲突实际上增多了。这表明

A.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 地区冲突成为世界主流

C. 冷战不利于世界和平

D. 应辩证分析冷战的影响

 

查看答案

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扭转劣势取得战争胜利。这表明

A. 苏联人民为二战做出巨大贡献

B. 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比例失调

C. 计划体制有利于集中生产能力

D. 卫国战争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化

 

查看答案

“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近代交通促进了人口迁移

B. 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了人口死亡

C.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D. 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耕地的减少

 

查看答案

在古希腊,公民的自由是在城邦里分享社会权利,是以集体的方式直接行使完整主权的若干部分。而公民的政治则是与城邦相关的一切事务,它几乎囊括了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这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

A. 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

B. 为现代个人自由提供了范式

C. 确立了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

D. 帮助公民树立集体荣誉观念

 

查看答案

19771979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B. 注重发展与欧洲国家友好关系

C. 营造改革开放良好外部环境    D. 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