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8年美国官员们“对中日战争看...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8年美国官员们“对中日战争看法开始转变,认为这场冲突不能被看作中日两国间事件”。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从6月起就致力于对华贷款,他一再向罗斯福说明:美国只需一艘战列舰代价,就可维持中国抗战;如果中国停止抗战,美国就需用更多的钱建设海军。而且,目前只有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这有利于共产主义的发展与苏联对中国的控制。此外向中国提供贷款,让中国购买美国汽车与石油,这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罗斯福最终于1938年11月30日批准了对中国2500万美元桐油贷款。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50万英镑,随后又决定贷款500万英镑。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影响。

 

(1)原因:日本侵华损害了美国的在华利益;扩大对华贸易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抵制战后苏联在中国的影响;确保战后美国的全球利益。 (2)影响:增强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和勇气;激化了美日矛盾,刺激日本进一步铤而走险;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解析】 (1)由史实可知日本侵华损害了美国的在华利益;由材料“此外向中国提供贷款,让中国购买美国汽车与石油,这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可知美国扩大对华贸易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材料“目前只有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这有利于共产主义的发展与苏联对中国的控制”可知可以抵制战后苏联在中国的影响;由史实可知通过援助中国控制中国,以确保战后美国的全球利益。 (2)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向中国贷款增强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和勇气;但因美国援助中国激化了美日矛盾,刺激日本进一步铤而走险,1941年发动珍珠港战役;美国援助中国及后来美国卷入战争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把家庭承包这种经营方式引入集体经济,形成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农户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又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必要的统一经营。这种双层经营体制,在统分结合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容纳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我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举,是集体经济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绝不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权宜之计,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有任何的犹豫和动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材料二: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承担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工作要求,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点及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并谈谈你的认识。(7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托克维尔看来,民主首先意味着身份的平等。他眼中的民主化的过程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而是一场从政治、法律民情、社会构成,直至个人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几乎一切领域内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然而托克维尔本人又是一个贵族,对法国大革命尤其是人民直接参加暴力革命的反思,使他多次表白,他并不热爱民主,他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种“贵族本能”使他敏锐地意识到现代民主所潜在的那种“盲目的本能”,即现代民主有可能在社会秩序和个体精神自由两个层面上造成扭曲。

——摘编自《托克维尔文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民主与自由”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促进了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内的经济建设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依据史实说明美苏“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的表现。

(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我们所在果斯塔大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的观察者的观的吊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 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 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 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 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查看答案

近些年来继“金砖四国”之后,又出现“展望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灵猫六国”(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新钻11国”(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尼西亚等)的提法,材料反映了

A.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受挫

B. 新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

C. 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

D. 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