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地连在一起,形成一场...

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地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 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 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 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飞跃

D. 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B 【解析】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均属于政治领域的事件,特别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所以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传统文化、近代文化的问题,也不涉及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问题,所以选项A、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制度近代化而不涉及技术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颁布后,宣统帝正式退位。有学者将《清帝逊位诏书》说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说法能作为其论据的是。

A. 两场革命都推翻了专制统治,重新建立了政权

B. 中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此确立并不断完善

C. 中英两国都由此结束了帝制

D. 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查看答案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以该学者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

A. 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

B. 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C. 倡导“中国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 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

 

查看答案

从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到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反映出

A.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 小农经济决定农民阶级易受封建统治者蒙蔽

C.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上升

D. 农民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具反抗性

 

查看答案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故事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的一座教堂里一个美国神父、一群女学生、13个风尘女子以及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下列对当时抗战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转向合作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

C. 日本占领广州,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消极抗战

 

查看答案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A. 与太平天国斗争目标一致

B. 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

D. 盲目排外违背近代历史潮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