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条:
第三款合众国的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名参议员有一票表决权。
第十款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和军舰;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得和另外一州或国缔结任何协定或契约。
第四条:
第三款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
第六条: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
第十修正案:将宪法未授予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保留给各州。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及修正案
(1)据材料概括指出美国联邦体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背景。
材料二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其他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均须依据中央人民政府的政令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至今都实行着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制度,但是,这种单一制具有中国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法律对当代中国结构形式进行了规定。
——摘编自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色,并说明其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隋之统一,实为中古前期转入后期之枢纽。其情势颇为似于秦,为期皆甚短促。秦承先代之遗产以垂诸汉,隋则承北朝之遗产以垂诸唐。李唐犬一统之局,实大有资于隋也。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从材料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信息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世纪50年代初,联邦德国一直对苏东国家奉行不承认的强硬政策,但60年代末宣布实行以“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通过谈判,联邦德国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这一转变
A. 是美苏“冷战”重心转移的产物
B. 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C. 是德国经济滞涨下的被迫调整
D. 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
1957年3月,西欧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曾对此评价说:“阴影同样存在:政治上的阴影,还有经济上的阴影。”他所说的“经济上的阴影”是指
A. 共同市场在欧洲范围内的地理界限
B. 美国对欧洲共同市场的极力压制
C. 经互会与西欧共同市场的相互对立
D. 共同市场内各国实力的巨大差异
下图是冷战时期苏联画家就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所创作的漫画——《华尔街的援助》。作者意在表明
A. 美国缺乏复兴欧洲的经济实力
B. 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出现了危机
C. 美国援助的目的意在控制西欧
D. 马歇尔计划使欧洲联合成为泡影
1917年4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德国的最高指挥部用一列密闭的火车将列宁和其他革命者运回俄国”。德国这样做的初衷在于
A. 为俄国制造麻烦迫使其退出战争
B. 以实际行动支援列宁的革命斗争
C. 避免在德国发生激进的社会变革
D. 与布尔什维克党结成暂时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