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恩格斯曾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可以说正好碰上1848年3月18日这个日子,...

恩格斯曾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可以说正好碰上1848年3月18日这个日子,碰上米兰和柏林发生革...在1848年以前的政治条件下,哪能有意大利、德意志俄罗斯等国工人的共同国际行动。”这说明《共产党宣言》

A. 在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诞生    B. 为工人阶级指明了斗争的方向

C. 成为欧洲工人运动的有力武器    D. 推动着各国工人走向联合之路

 

A 【解析】 材料说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米兰以及柏林发生工人运动相关,说明《共产党宣言》在国家无产阶级斗争中产生,故A项正确;为工人阶级指明了斗争的方向是《共产党宣言》发表意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共产党宣言》对于欧洲工人运动指导作用,故C项错误;D项是《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蒋介石在1937年8月的反省录中写道:“平津沦陷,人民茶毒,至此虽欲不战亦不可得,否则国内必起分崩之祸。与其国内分崩,不如对倭抗战,以倭寇内部之虚弱及其对华之横暴,以理度之,不难制胜也。”日记中的内容

A. 与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有关

B. 体现了对国共合作的反思

C. 说明中日矛盾进一步升级

D. 表明蒋介石已正式联共抗日

 

查看答案

中共大规定党的任务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认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

B. 借鉴创新苏俄革命道路

C. 意识到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D. 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国情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说:“从今以后,任凭他那种导--歌美咧,独占明,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平做不到。任凭什么...者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 提高了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中国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C. 推动了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D. 其爆发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查看答案

1900年4月,梁启超评价义和团为“筹民招乱”“暴徒窃发”。7、8 月间,则认为义和团“一呼而集者数十万人,赴死军的,曾不樊顾”“以抗御普世界中显林之重强国”。梁启超对义和团评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义和团运动斗争方式趋于落后

B. 义和团运动有利于民主意识觉醒

C. 列强侵略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D. 维新派与义和团的目标日益相同

 

查看答案

1860年,清廷任命汉族官僚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遂举荐大批湘军将领为封疆大吏,并在地方办厘金改田政,以实现军饷自筹。这说明

A. 清廷对地方控制日益加强    B. 政治形势推动权力格局变化

C. 满汉民族间矛盾得以解决    D. 地方割据威胁了清政府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