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早在2010年年底,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董事会通过重大...

早在2010年年底,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董事会通过重大改革方案。此后五年,在绝大多数国家相继批准的情况下,美国却成了唯一阻挡IMF改革的国家。美国能阻挡IMF改革的主要原因是,美国

A.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国

B. 综合国力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C. 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股份最多

D. 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之所以反对是因为美国是IMF最大的股东改革,对其利益损失最大,故C项正确;美国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国之一,故A项错误;美国的综合国力与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在20世纪先后有两次美元与黄金的脱钩,而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又明确指出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其政策调整

A. 均是因为经济危机而引发的    B. 均是为了保持美国经济优势

C. 均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 体现了通货管理制度的灵活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中的人物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的是

A. 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

B. 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C. 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D. 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

 

查看答案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前瞻性、科学性很强的设计和规划。但不幸的是,从习惯于以华丽空洞政治概念和口号标榜政绩、以政治口号落实政治概念的空喊社会主义官员中脱颖而出的戈尔巴乔夫,没有能够做出这样的设计规划。此材料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 方案不够成熟,推行改革过于轻率

B. 进程缺乏规制,导致改革混乱失控

C. 立场摇摆不定,丧失改革的主导权

D. 指导思想错误,导致改革失败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辟的不同于西方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其特征是

A. 依靠本国积累工业发展资金

B.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计划协调发展

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D.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查看答案

1936年法国作家纪德写了《从苏联归来》一书,书中有一个苏联大学生在回答他关于外语学习问题时说,“几年以前,德国和美国还有几点可以给我们学习,但现在我们无须向外国人学习什么了。那么,说外国话有什么用处呢?”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 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的民族自豪感

B. 高度集中体制下民众的盲目自满心态

C. 减少对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世界的依赖

D. 成功地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