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改订新约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重大外交举措,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

改订新约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重大外交举措,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当时有部分不平等条约已经满期,英美等国家表示愿意放弃部分在华特权。为树立形象的需要,国民政府认为:“对于一切不平等条约之废除,及双方平等互尊主权新约之重订,久已视为当务之急。”7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一策略被他誉为“于铁拳之外,罩上一层橡皮”。

——摘编自陈家晶《评南京国民政府之改订新约运动》等

   材料二 1928年7~12月,在南京国民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各种新条约中,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且与中国在条约中的关系是平等互惠的。……但对于“在华领事裁判权”,只有比利时、意大利、丹麦等五个国家在新约中有条件地放弃了“在华领事裁判权”,如比利时提出“应于现有领事裁判权之国半数以上承认放弃这项特权时才放弃”。而美英等主要国家不是采取拖延的态度,就是提出种种苛刻条件来保持。列强强硬的态度,使谈判几乎没有进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内形势的骤变迫使中国的外交重心不得不发生转变。国民政府前期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的交涉就半途而废了。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外交志(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美列强对待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态度及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改订新约运动”的历史影响。

 

答案: 示例: 论题: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说明:甲午战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面对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动戊戌变法。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尝试。《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合流,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共和思想,领导辛亥革命运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场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北洋政府建立后,美日加紧侵华,袁世凯尊孔复古,陈独秀、李大钊等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发动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解析】 由1928年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当时有部分不平等条约已经满期,英美等国家表示愿意放弃部分在华特权。为树立形象的需要,国民政府认为:“对于一切不平等条约之废除,及双方平等互尊主权新约之重订,久已视为当务之急。”可以从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中央政权;部分不平等条约到期;南京国民政府意图通过外交进取树立形象。由““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一策略被他誉为“于铁拳之外,罩上一层橡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增强,掀起爱国运动;除此之外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三民主义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等角度回答。第二问理解可以从“对于一切不平等条约之废除,及双方平等互尊主权新约之重订,久已视为当务之急。”可以分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具有革命性;由“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一策略被他誉为“于铁拳之外,罩上一层橡皮””可以分析出采用非暴力的手段,用温和的谈判方式。 由“1928年7月-12月,在南京国民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各种新条约中,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且与中国在条约中的关系是平等互惠的。••••••但对于“在华领事裁判权”,只有比利时、意大利、丹麦等五国家在新约中有条件地放弃了“在华领事裁判权”,如比利时提出“耶应于现有领事裁判权之国半数以上承认放弃是项特权时爷才放弃”可以概括出对政治与经济要求区别对待(政治上强硬,经济上配合);由“只有比利时、意大利、丹麦等五国家在新约中有条件地放弃了“在华领事裁判权”,如比利时提出“耶应于现有领事裁判权之国半数以上承认放弃是项特权时爷才放弃”。而美英等主要国家不是采取拖延的态度,就是提出种种苛刻条件来保持。列强强硬的态度”可以概括出主要大国与小国态度有别。第二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列强在华利益和中国与列强之间的差距回答问题。 影响可以从积极消极两个角度一分为二地认识。其积极影响可以从维护国家部分主权、实现外交突破、促进经济发展等角度回答即可。消极方面则从其目标没有实现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界爱国人士在抗日爱国思想支配下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作为民众自发的抗日领导组织。深刻认识到民族危在旦夕的东北民众与东北官兵,纷纷组织起“义勇军”、“自卫军”、“救国军”、“大刀会”等(统称为抗日义勇军),高举起抗日义旗,奋起自卫。其燎原之火使得工人、农民、商人、爱国知识分子、爱国富商乃至地主胡匪都参加到自发的抗日斗争中。据不完全统计,至1932年初,聚集的抵抗人数约50余万人,如果包含各阶层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抗日斗争的则达百余万人。

——摘编自《从东北抗日义勇军兴衰看其斗争特点》

  材料二在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各地工农群众的声援下,不到两年时间,中共满洲省委在东满、南满、吉东、北满等地创建了十几支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东北迅速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为骨干的人民革命军。至1933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各地游击队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到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0个军、1个独立师,共3万余人,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搞编自《抗战时期中共对东北的经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北抗日义勇军兴起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抗日形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中国人民在东北坚持抗战的意义。

 

查看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查看答案

1946年6月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蒋介石全面进攻失败后,改变策略,重点进攻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940年,由彭德怀指挥的____________,在华北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打击敌人交通线,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查看答案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会战中,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企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