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联系越来越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贸易...

16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联系越来越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稍后,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

材料二 

在19世纪50至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材料三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11%。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四  世界贸易总额

(1)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贸易特点形成的原因。

 

(1)变化:由地中海沿岸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殖民扩张。 (2)多中心贸易格局形成;贸易总量持续增长;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体系或殖民体系形成)。 【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稍后,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可从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等方面思考作答。 (2)根据材料“英国l9%,美国12%,德国l3%,法国17%”可概括为多中心贸易格局形成;根据材料“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可概括为贸易总量持续增长;根据材料“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可概括为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国际分工加强。 (3)关于贸易特点形成的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体系或殖民体系形成等方面分析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当今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有位同学搜集到两枚徽章,图形如下图所示,其他同学看后给出的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两个国际金融组织的标志 ②这两个组织今天已经不存在 

③这两个组织的控制权曾长期由美国人掌握 

④这两个组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城乡居民生活的“四大件”在20世纪80年代前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80年代后则是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80年代前后“四大件”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

①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②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一部分劳动力

③居民生活时尚化            

④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其意在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

A. 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B. 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

C. 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根本措施

D. 会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A. 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B. 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C. 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D.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