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图为英国的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据此可知 A. 当时英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B. ...

图为英国的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据此可知

A. 当时英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B. 重商主义促进海外市场扩大

C. 技术进步推动工业快速发展

D. 英国实行轻重工业并重政策

 

C 【解析】英国的棉花加工量与生铁产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说明在18世纪后半期,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更多的机器被生产出来,应用于棉花加工,而生铁是制造机器的原料,故选C;题干所提到的时间最晚是在1800年,当时英国还没有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故不可能实现了工业化,故排除A;由于题干时间是18世纪后半期,这是已经不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了,故B的说法错误;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是在轻工业,故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表为中国生丝销售量估计表(单位:万担)

时间

总销售量

出口量(占总情售量%)

生丝内销

绸内销折生丝

内销总量(占总销售量%)

1840年前

6.40

0.90(14.06)

0.44

5.06

5.50(85.94)

1894年

16.02

8.23(51.94)

2.21

5.49

7.70(48.06)

 

 

据表可知

A. 外国对中国资本输出增长快

B. 我国农产品商品化比例提高

C. 我国已经发展成外向型经济

D. 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

A. 地域性商人活动比较活跃

B. 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

C. 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D.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查看答案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指出:“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这表明

A. 农村正进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探索

B. 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起步

C. 农民长期遵守的农业税条例即将废除

D. 国家提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改革模式

 

查看答案

史载,苏州吴江县在明成化时只有四镇三市,嘉靖时有四镇十市,清康熙年间又增至七镇十市。这一变化源于

A. 对外贸易的繁荣

B. 政府对商业高度重视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

 

查看答案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
 

出土地点
 

陕西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
 

平陆枣园
 

 

 

续表

内蒙古
 

和林格尔
 

江苏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