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19世纪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19世纪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封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源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皇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可照抄原文)并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

材料二日本明治政府曾以公历取代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等。一开始,“欧化”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尤其是思想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维新“欧化”的主要措施。

 

(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 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2)特点:“欧化”和“日本化”相结合;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相结合。 措施:“欧化”: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引进西方民主政体,建立宪政体制;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解析】 本题考查康有为建议光绪皇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和实质,以及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和措施,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康有为建议光绪皇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等信息分析得出。联系所学可知,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是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2)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明治维新“欧化”的主要措施,应当联系所学,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引进西方民主政体,建立宪政体制;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等方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周世宗对城市商业采取较为自由的政策,如允许在开封汴河(注:指大运河中段。《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内容之一就是东京汴河上舟楫连樯的景象)两岸建立邸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服务和娱乐行业,令商人、卖艺者及其客人一城市居民成为城市的最重要部分……(1021年时)加上约40万人的军队和官员,全城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开封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材料三考察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

(二)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

(三)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止发展时期;

(四)1978年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各个阶段城市化状态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

A. 各国之间经济上的密切合作 B.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

C. 各国的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D.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欧洲一体化进程表,从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时间

事件

1951年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67年

欧洲共同体建立

1993年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2004年

欧盟第五次扩大、马耳他、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

 

 

A. 欧洲一体化的规模不断扩大

B. 从经济实体向政治经济实体过渡

C. 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

D. 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 平等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正式确立

B. 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而建立的有效机制

C. 消除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D. 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查看答案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人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