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

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 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 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 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C 【解析】试题1928年苏联的工业化已经开展起来,但斯大林认为“个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不能为工业化提供更多更大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也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农业开始改造,消灭个体劳动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发展集体农庄,由个体分散的土地到集中大规模农庄,属于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调整,故选C;选项A不符合材料的本意,如果是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其认识背景应该是当时苏联面临的严峻国际局势,即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以及本国工业和经济水平的落后;B和D的表述与材料意思相差甚远,材料是要说明发展工业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的,在实践中的体现是采取措施解决这一矛盾,显然B、D不合题意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并进行投资。这说明:

A.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世界市场的开始出现

C.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D. 经济全球化形成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英国流行一种说法:“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这个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 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B. 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发生

C. 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D. 贵族阶层已经消失

 

查看答案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宗教    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 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    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查看答案

有学者统计发现:1570--1644年美洲通过欧洲转手运到东方的白银大约有8000吨,除去流入印度和奥斯曼外,其中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估计约有5000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主要是因为:

A. 中国放弃了海禁政策

B. 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

C. 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 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查看答案

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A. 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 精耕细作的特点

C. 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 注重因地制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