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西周时有司寇主法。同时祝、宗、师、史等官吏也从事审...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西周时有司寇主法。同时祝、宗、师、史等官吏也从事审理工作。司寇、祝、宗、卜、师、史等世袭官吏,或利用对沿袭判例知识的了解和熟悉之便,或借助于神明启示的诠释之利,掌管着法律的审判权、解释权和执行权。《荀子•荣辱》认为这些司法官吏“父子相传,以侍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

材料二《左传》载曰:“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鼎。”东晋史学家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中就此注解道:“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刑鼎后,“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

材料二子产“铸刑鼎”,晋国叔向指责子产说:“(铸刑鼎之后)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徽于书,而缴幸以成之,弗可为也。”“民众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左传•昭公六年》)对此,子产轻蔑地回答道:“吾以救世也。”

—上述材料均摘自《非常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铸刑鼎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子产铸刑鼎的影响。

 

(1)王室衰微;传统法律易被贵族利用;法家思想的兴起;改革成为时代潮流. (2)提高了法律的透明度;打击了旧贵族对司法的垄断;有利于激发士民的参政议政热情;对其他诸侯起了示范作用;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 【解析】 本题考查子产铸刑鼎的背景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依据材料一中的“司寇、祝、宗、卜、师、史等世袭官吏,或利用对沿袭判例知识的了解和熟悉之便,或借助于神明启示的诠释之利,掌管着法律的审判权、解释权和执行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子产铸刑鼎的背景是王室衰微、传统法律易被贵族利用、法家思想的兴起和改革成为时代潮流。 (2)依据材料二中的“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铸刑鼎之后)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徽于书,而缴幸以成之,弗可为也”“民众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子产铸刑鼎的影响是提高了法律的透明度,打击了旧贵族对司法的垄断,有利于激发士民的参政议政热情,对其他诸侯起了示范作用,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充满争议的历史。长期以来,官方主流的看法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故而有少数中性的表述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近年来史学界认为这一时期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

任选其中一种观点或者自拟观点,运用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希腊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价值,不可重复,不可替代。希腊人的个体生命意志突出地表现在行为处事上具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力。

—《古希腊文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早在先秦即已形成……(它)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不是个体,而是角色,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

—《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西传统思想在“人”的认识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上有何表现?

材料二李贽肯定合理的“欲”、“情”,提倡人格的自主和独立,反对礼教和理学教条对人的禁锢,启发人们从正统文化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其历史贡献与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家相近似。人们看到,晚明的社会风尚、文人心态和文学艺术,已经发生了悖离传统的变化。

然而,晚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并没有掀起西方那种文艺复兴运动……由于明代封建专制政权的极端腐败,导致“天崩地解”的大战乱。清军入关,又进行了长时期的血腥战争。社会经济、文化遭到严重摧残,资本主义萌芽和人文主义思潮遭到毁灭性打击,中国历史的进程被打断。

—李广柏《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贽的进步观念及其历史贡献,并分析为何“晚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并没有掀起西方那种文艺复兴运动”?

材料三2006年有人在纪念五四青年节的论坛中指出:“从20世纪初到今天,现代中国产生了三代新人。”其划分方式如下:

 

第一代

新青年,大体出生于1911年到1949年之间

第二代

社会主义新人,他们大体出生于1949年到1979年之间

第三代

新人类,出生、成长于1979年左右到现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其划分“三代新人”的主要依据。请在“三代新人”中任选一个年龄段,判断他们在青春期的价值取向,并结合史实说明你的依据。

 

查看答案

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这表明

A. 俄国二月革命后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 俄国农奴制是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

C.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沙皇专制和帝国主义战争激发二月革命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钱穆曾指出:“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的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定理想水平,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

B.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

C. 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D. 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又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臣民的权力。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可见,《钦定宪法大纲》

A. 是“中体西用”理论的具体实践

B. 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C. 是民主和科学思想传播的结果

D. 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性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