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趋)本务而寡末作。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经济思想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

材料二黄宗羲说,工商“盖皆本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国家是“为万民非为一姓”。

—改编自黄宗羲《原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背景。

材料三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律》和《公司律》。此后,清政府还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章程和法令《商船公会章程》、《奖励公司章程》、《改订奖励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

—改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上述商业法律颁布的意义。

材料四

 

年份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

1978年

206亿美元

1998年

3239亿美元

2008年

25616亿美元

2017年

41045亿美元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原因。

 

(1)经济思想:重农抑商。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能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能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2)背景: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制;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冲击了传统的经济形态;封建统治危机四伏;人们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提高。 (3)意义:规范了商业行为;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4)原因: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起点较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解析】 第(1)问,“经济思想”,依据材料一信息“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趋)本务而寡末作”概括得出重农抑商政策。“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能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能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第(2)问,“背景”,依据所学知识从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后果、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封建统治危机四伏、人们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提高等角度分析。 第(3)问,“意义”,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规范了商业行为、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等角度分析。 第(4)问,“原因”,依据材料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起点较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等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国家类型时间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1980年

38%

43%

42%

30%

1996年

40%

52%

52%

42%

 

 

A. 国家间差距逐步缩小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 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亚太经合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经济、军事和政治组织

B. 都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表现

C. 都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

D. 各组织内部的成员国差异很小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

A. 20世纪初期

B. 20世纪三十年代

C. 二战后初期

D. 20世纪九十年代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之处主要是

A. 侧重改善民生

B. 进行军备竞赛

C. 调整生产关系

D. 强化政府干预

 

查看答案

“据统计在当代发达国家中,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公职员构成的新的职业群体迅速崛起并最终超过蓝领工人阶层,这个阶层的人数约占总人口数的50%~6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国际交往日益密切

B. 国家政策的调整

C. 社会分工日趋合理

D. 知识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