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欧美同家在该阶段实...

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欧美同家在该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结果是社会的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鉴此,新中国在该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是

A. 选择并实施协商民主制度

B. 先恢复经济,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

C. 依法治国,巩固改革的成果

D. 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 【解析】由“欧美同家在该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结果是社会的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可以看出竞争选举容易造成冲突,所以我国采用了政治协商制度,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说的是经济而材料体现的是政治问题;C项和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党制度不是法治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时的……指导机关不做发展土地革命和群众的阶级斗争,却只做上层的团结功夫,蒙蔽阶级矛盾,不去夺取军队,不去武装工农,不能利用参加政权的机关,不去为群众谋利。”这导致

A. 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二次革命失败

C. 断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D. 国共合作破裂

 

查看答案

1847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虽然马克恩、恩格斯把他们的理论称为共产主义,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这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A. 调整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对象

B. 认为“社会主义”目标也是共产主义

C. 有联合中等阶级革命的要求

D. 还未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查看答案

1949年4月,从“欢迎真和平、反对假和平”的标语中,从报刊传来的国内形势中,国民党代表看到解放区和国统区的鲜明对照,思想感情逐渐变化。这反映出

A. 国民党日益转向国内和平

B. 国民党受解放区影响而求和

C. 解放战争检验了人心向背

D. 国民党代表受到人民热烈欢迎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中国早期的铁路工人斗争情况。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结果

1912—1920年

只是一部分人参加的斗争,大都是在被逼无奈或被教唆利用的情况下发生的,没有其他产业工人的声援

1921—1923年

罢工持续时间长,牵涉方面广、斗争复杂、组织严密,斗争策略娴熟和胜利成果(经济、政治诉求)全面

 

 

A. 工人斗争由自发阶段走向自觉阶段

B. 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C.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

D. 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A. 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B. 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 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D. 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