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

“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据此可知英国内阁

A. 使议会能够有效监督行政权力

B. 适应了英围宪政发展的要求

C. 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D. 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B 【解析】“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被剥夺,议会不能直接行使行政权,内阁便应运而生,说明内阁的产生是英国宪政发展的结果,故B正确;内阁产生于议会,对议会负责,故A错误;国王与议会之间矛盾是通过《权利法案》解决,故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内阁的产生,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罗马共和国末期,法院判决的执行不容许当事人自力处理,而必须由原告在判决宣告三十日后,带同被告到庭,向法官提出执行判决的申请。这时,如被告对判决提出异议,法官还须当作为异议之诉重新提交法庭审理,而不许原告直接用拘押式程序强制被告执行。这体现了诉讼中的( )

A. 公力救济原则    B. 不告不理原则

C. 形式主义原则    D. 公开审判原则

 

查看答案

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想赚钱而不是为了名誉。(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与这句话意思最吻合的是

A.参与政治不能给农民带来名誉            

B.国家只需要少数贤人来管理

C.农民因为忙于生产而不愿参与政治        

D.参与政治的公民才是好公民

 

查看答案

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等,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校保送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所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录取者优予官职或提升。这说明唐代科举制

A. 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B.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C. 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差异

D. 使贵族特权被废除

 

查看答案

西周初年,周公长子伯禽就封鲁国。《史记·鲁周公世家》说:“鲁有天子之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由此可以得知

A. 鲁国在西周的地位较为显赫

B. 西周时期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

C. 鲁国是西周时期最大的封国

D. 春秋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贾谊(前200一前168年),汉族,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这一时期,匈奴强盛,常常侵犯汉朝的边疆。汉朝刚刚建立,法规制度粗疏而不严明。诸侯王超越本身的权力范围,占据的土地超过古代制度的规定,淮南王、济北王都因为谋反而被诛灭。贾谊多次上疏陈迷政事,他的意见大多是想改变和建立新制度,……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

刘向称“贾谊谈论夏商周三代和秦朝治乱的意义,他的论述十分优美,他通晓国家典章制度,即使是古代的伊尹、管仲也不能超过他。假如当时他的主张得以实行,功业教化必定显著。但是他被庸巨陷害,实在让人痛心”。

班固说:“这观考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数用五,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抑,未为不遇也。”

—据《汉书·贾谊传》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贾谊要求变革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比较刘向、班固在认识贾谊上的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