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7世纪起,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北美殖民地的英国移民中,大量移民是因圈地运动而丧失...

从17世纪起,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北美殖民地的英国移民中,大量移民是因圈地运动而丧失了土地无以为生的农民及因生活困苦而寻找出路的手工业者。由此可知,殖民地移民

A. 满足了美洲殖民地对劳动力的需求

B. 导致了英国本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 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

D. 减少了英国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

 

D 【解析】材料只反映了北美殖民地的英国移民的身份构成问题,不能说明殖民地移民满足了美洲殖民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故A错误;材料没有比较留在英国本土与移民北美的劳动力的比例,不能说明英国本土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劳动力,故B错误;移民北美并不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故C错误;殖民地移民是无以为生的农民及生活困苦的手工业者,他们从英国移民北美,有利于减少英国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故D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

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

②欧洲完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

③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④玉米等作物通过不同路径传入亚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面是1500年~1640年英国小麦价格变化示意图,对该变化趋势的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殖民地为小麦出口提供广阔市场

B.货币贬值引起商品价格持续上升

C.工业城市发展使粮食需求量大增

D.圈地运动引发产量减少价格上涨

 

查看答案

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离土不离乡,就地进工厂”到1992年后“离土又离乡,进城进工厂”的转移道路,其主要推动因素是

A.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 中国入世后工业化、城镇代的发展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D. 国家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出台

 

查看答案

1982年,上海《文汇报》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其后,登载了《痛哉!〈租地章程〉》,这两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借古讽今,映射建立经济特区。这表明建立经济特区

A. 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

B. 未得到中央政府大力支持

C. 对国家主权形成威胁

D. 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查看答案

计量史学强调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下表所示的数据变化1957~1963年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表

A. 受农业生产持续减产的制约

B. 与工业生产效益的起伏吻合

C. 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

D. 与全国人口总量的涨落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