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划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18世纪的法国处于封建经济的统治时期,封建农业在法国的国民经济中仍然占主要地位。除了少数地区有了一些资本主义式的经营外,绝大多数的农业处于封建农奴的状态下,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剥削与压迫。18世纪前中期的法国由于连年战争和统治者的大肆挥霍,债台高筑,人民生活疾苦。柯尔贝尔企图靠牺牲农业利益发展工商业……失败,使法国经济进一步恶化,国内矛盾激化,进一步深化了封建统治的危机。法国资产阶级代表,纷纷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改善经济状况的要求,提出恢复和振兴农业的设想,代表资产阶级的重农学派也就应运而生了。

—摘编自王辉《重农学派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的比较》

材料三陈勇勤先生评价说“……毕竟重农学派是以重商主义的对比面出现的,他们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是说,中国先秦新改良的封建主义农业形式与18世纪中叶法国新兴的资本主义农业形式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企图以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根基上的经济思想来充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根基上的经济思想,这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陈勇勤《中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化及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法重农思想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法重农思想的异同。

 

(1)中国:①农业能够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地利);②务农有利于端正民心民智;③务农能够培养易于驱使、遵从国法的民众;④务农易于形成安土重迁的思想,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⑤务农有利于保证国家税收。 法国: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主要地位;②政局动荡、统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④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重视农业;⑤受中国重农思想的影响。 (2)相同点:①都肯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农业生产。②都认为农业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部门。 不同点:①中国重农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法国重农思想形成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②中国重农思想服务于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法国重农思想服务于资本主义大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中国的重农思想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法国的重农思想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④中国的重农思想在封建社会后期强化了传统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而法国的重农思想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材料二“法国经济进一步恶化,国内矛盾激化,进一步深化了封建统治的危机。法国资产阶级代表,纷纷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改善经济状况的要求,提出恢复和振兴农业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农业生产、遵从国法、安土重迁、政治稳定、君主统治、财政税收等方面指出中国重农思想兴起的原因。再从农业地位、社会矛盾、统治危机、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指出法国重农思想兴起的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三“中国先秦新改良的封建主义农业形式与18世纪中叶法国新兴的资本主义农业形式在本质上完全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肯定农业地位和作用的角度比较中、法重农思想的相同。再从社会转型的阶段、经济基础、、阶级利益、作用影响等方面比较中、法重农思想的不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明确指出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但27年以后,美国向全世界宣布:美国政府不再进行美元和黄金的兑换。其政策调整

A. 均是因为经济危机而引发的

B. 均是为了保持美国经济优势

C. 体现了通货管理制度的灵活

D. 均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查看答案

1961年,约翰肯尼迪当选美国第35届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

A. 美国进入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新经济时代

B. 分权制衡的原则得到一以贯之

C. 冷战思维影响了美国政府决策

D. 美国政府大规模削减民众福利

 

查看答案

下图为苏联解体后讽刺斯大林时代工业化进程弊端的漫画。此漫画最适合用来说明

 

A. 苏联经济结构的严重问题

B. 苏联经济体制的僵化低效

C. 苏联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

D. 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根源

 

查看答案

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了更有强度的经济管制,但被联邦最高法院判定违宪。罗斯福采取增加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人数等方式施压,最终扫清了新政实施的司法障碍。该事件说明

A. 总统权力高于联邦法院

B. 三权分立体制动摇

C. 总统的行政权有所扩张

D. 联邦法院无法制约总统

 

查看答案

“商业、工业的交换始终会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状态,它们只会被人为的措施所搞乱,这些措施一旦干扰它们的自然活动,就会阻止它们发挥良好作用。”符合这种精神的是

A. 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B. 较大幅度削减关税

C.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注重经济立法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