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 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

C. 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推广

D. 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B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蒸汽革命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 棉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

D. 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查看答案

“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

A. 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出现高潮

B. 世界各地联系逐步加强

C. 新大陆沦为英、法的殖民地

D. 资本主义征服了全球

 

查看答案

“16世纪40年代,海地岛上的6万多印第安人只剩下500人,牙买加,波多黎各和古巴等地的印地安人甚至被斩尽杀绝,为了补充劳动力,他们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材料中的“他们”主要是指

A. 葡萄牙人

B. 西班牙人

C. 法国人

D. 荷兰人

 

查看答案

唐以前,市井成员主要是商贾、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及部分无业游民。而到宋代,又出现了众多文化娱乐行业,饮食、旅店种类大增,众多文人也加入市井队伍中。材料中唐宋时期市井成员构成的变化

A. 是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表现

B. 使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C. 是市民文化迅速发展的结果

D. 是政府商业政策变化的反映

 

查看答案

我国东南地区,江浙一带,在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这种变化反映了

A. 社会经济生产的转型

B.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民间商业繁盛的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