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

(题文)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类别

主张君主立宪

主张民主立宪

主张调和者

篇数

10

2

4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君主立宪成为主流选择

C. 《大公报》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

D. 《大公报》实质上是政府的喉舌

 

C 【解析】根据统计可知,主张民主立宪的仅有2篇,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并未深入人心,排除A。虽然主张君主立宪的篇数最多,但此时武昌起义已经爆发,民主共和才是主流选择,排除B。根据篇数的多少可以看出《大公报》偏向于君主立宪,C项正确。《大公报》偏向于君主立宪,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因此不可能是政府的喉舌,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插图,据此判断

A. 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使用

B. 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图中人物是中华民国政府官员

D. 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查看答案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如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 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 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查看答案

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厂成立。德国《明镜》周刊一位记者感慨:“大众汽车厂好像是在一个孤岛上生产……(它)既可能是成功的史篇,也可能是失败的研究报告”。这表明

A. 国企改革缺乏配套性措施

B. 冷战思维影响外媒评价

C. 外国对国企改革缺乏信心

D. 工业发展与世界相脱节

 

查看答案

1979年邓小平对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由此可知经济特区得以创办并发展的最大优势是

A. 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

B. 华侨众多的人脉资源

C. 灵活自主的优惠政策

D. 相对独立的货币制度

 

查看答案

在“大跃进”运动以后,毛泽东多次提出经济管理要还当分散。他说,“欧洲能够发展,就是欧洲有很多国家:中国人口比欧洲多,发展不起来,就是太集中,因此要分权。“毛泽东的这一思想

A. 旨在推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B. 促进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C. 是想破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D. 纠正了经济建设中右倾保守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