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撤销了前工党政府的3000多个项目,使公共部门的借贷削减大半。为了鼓励民众工作的积极性,1979年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从33%降到30%。1981-1987年,英国政府将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撒切尔夫人政府的这些举措
A. 促使“混合经济”得到发展
B.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开创了“新经济”发展模式
D. 造成了经济“滞胀”局面
二战后,日本经济计划的整个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界与政府间的信息和观点的交流,是经济企划厅负责收集必要的情报资料,并协调有关省厅准备文件、然后起草报告的过程。这一状况反映出
A. 日本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B. 经济企划厅成为日本最高权力机构
C. 企业经济计划必须服从政府的意志
D. 日本战后经济腾飞得益于政策环境
(题文)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各国的做法
A. 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B. 有力地刺激了各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C.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D. 客观上调节了各国的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1936年,法国政府召集了全国范围内的劳、资、政三方谈判,不仅大幅度地增加了工人的工资,重申工会自由和集体合同的原则,还确立了每周40小时工作制、带薪休假、企业设立职工代表等制度。这表明法国政府
A. 力图缓解经济危机 B. 已经建立完善社保体系
C. 需要缓解财政压力 D. 急需扩大国内国际市场
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追求时尚成主流
B. 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 服饰呈现多样化
D. 尊孔复古盛行
1890年前后一位地主从浙江余姚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但从宁波乘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却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科技。材料主要反映出
A.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B. 浙江周边地区的交通发达
C. 工业品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
D. 交通进步推动人观念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