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

1943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D 【解析】材料反映了国民党对“国共合作”等的反对,说明了国民党是在破坏国共合作、是在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在制造与其他党派的矛盾,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在维护一党专政而非塑造战时政府,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抗战领导权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 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 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 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 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查看答案

世纪之交,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活动。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主要思潮的原因是:( 

A. 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加剧    B. 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C.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D. 新文化运动促使学校教育发展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期刊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A. 爱国主义

B. 民主科学

C. 追求真理

D. 平等进步

 

查看答案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查看答案

110年前,主张变法维新的知识分子谭嗣同奋笔疾书《有感》一诗——“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作者所哀伤的是:( 

A. 揭竿斩木的反抗风潮    B. 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    C.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D. 泛滥成灾的鸦片贸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