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日,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日,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B 【解析】 试题结合所学知识“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指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指的是领事裁判权,其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选B。开设工厂是1895年《马关条约》中的内容,协定关税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题干中没有涉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查看答案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作出的合理的史论推断是

A. 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 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C. 中国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

D. 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

 

查看答案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查看答案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1770年和1821年英国主要部门占国民经济比重的情况。据表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 农业革命的进程缓慢

B. 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

C. 工业化程度并不很高

D. 国民经济比例较协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