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一昼出耘耘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

阅读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一昼出耘耘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材料二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图3)

材料三“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有何特点?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3)材料三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滯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1)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信息:国家税收呈上升趋势.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步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3)同意。理由: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明清时期经济发展陷于停潘状态。 不同意。理由:中国自宋朝以来经济一直在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的信息“昼出耘耘夜绩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讲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 第(2)问,数据的信息显示,明中期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税收总额不断增长,其中工商杂税的税额也在不断增长,并从柱型数据可以看出,工商杂税数额超过了农业税。 第(3)问,本题没有固定的观点,回答同意或者不同意都可以,但在论述时要有理有据。如果同意其观点,在论证时可以从小农经济的的局限性,政府政策的保守性,明清时期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回答。如果回答不同意,论证时可以从商品经济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概况,影响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

A. 巩固区域集团化

B. 消除国际竞争

C. 推动贸易自由化

D. 促进国际合作

 

查看答案

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的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欧洲联盟

 

查看答案

二战中,40%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仍用英镑结算,英镑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为改变这一状况,二战后美国积极筹建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关贸总协定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马歇尔计划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种种危机,时任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手段是

A. 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B. 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

C. 强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 推行“以工代赈”,増加就业机会

B. 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 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美国商品出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