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C.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D. 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A 【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B项错误;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买卖,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这种情况一直廷续到明清。这种变化反映了

A. 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

B. 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

C. 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 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C. 废除了西周以来的井田制度

D.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查看答案

早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后代治理黄河的文献汗牛充栋;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上述史实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农业经营环境的恶劣    B. 重农抑商的指导思想

C. 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D. 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

 

查看答案

经济结构的变动通常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材料二:1952~1956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表

 

类型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9.1%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不足1%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导致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我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又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5.55

44.24

 

 

材料二: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2008年8月《大生》

材料三: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苏俄(联)在农业政策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农民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实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两国经济改革的内容分析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