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世纪的时候,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国家,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17世纪的时候,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国家,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被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材料所述国家应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C 【解析】17世纪,荷兰凭借强大的造船业,成为“海上马车夫”,是世界上最大殖民强国,故C项正确;A和B是16世纪殖民强国;D是18世纪的殖民强国,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学者杰弗里·巴勒克曾说道:“西欧于1500年仍然站在文明世界的边沿,比起这个时期最强盛、最先进的中国的明帝国和勃然兴起的中东奥斯曼帝国和萨菲帝国,西欧黯然失色”。西欧这状况得到改变始于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殖民扩张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清廷曾严令在南洋一带的华侨,限三年回国,否则,“不得复归故土”,华侨回来了,又被歧视。这表明清廷

A. 重农抑商

B. 对外开放

C. 闭关锁国

D. 重视华侨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农业生产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A. 水转翻车的出现

B. 青铜农具的出现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铁犁牛耕的使用

 

查看答案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就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丝绸之路和新航路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三的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简要说明当时的中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

材料二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为由,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国库券而了事。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备受重创,申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经艰难将申新四厂、福新五厂迁往后方。抗战胜利后,荣德生力阻荣氏部分企业向海外拆迁,坚守产业,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材料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期使我们焦虑的农业生产之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蓬勃发展起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强大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发挥了八亿农民的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回答:

(1)材料一提倡的古代经济思想是什么?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谁?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荣氏企业遭受重创的原因。对此你有哪些启示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