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清宫廷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间,她不可能看到...

在清宫廷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间,她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 皇帝与宰相共商国是    B. 行省官员向皇帝述职

C. 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D. 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A 【解析】 试题此题考查对我国古代中央中枢权力机关演变的掌握情况。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清承明制,所以清代是不可能有A项的“皇帝与宰相共商国是”的现象。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皇帝与大臣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皇帝越来越高高在上,所以军机大臣跪见皇上是政常的现象。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所有的军事大事都皇帝一个决策,所以BD两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 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 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查看答案

“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这说明“宗法”强调的是

A. 政治隶属

B. 尊奉服从

C. 血缘等级

D. 分配继承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近代规模宏大的南开系列教育体系创办者张伯苓语录:“我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的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精神是立志的表现,无论何事,无精神必归失败。诸君当知,中国近来之巨患不是来自有形之物质,而在缺少无形之精神。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涣,不亡亦抵于亡。”“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国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的地位,不至受淘汰。欲达此种目的,务须对症下药,即: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注重科学,培养丰富之现代知识;注意精神的修养……”“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吾人所谓土货的南开,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

——《近代教育家的光辉典范——张伯苓先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伯苓成功创办南开系列教育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初,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与道德无关,无所谓正义与否的观点,被欧洲各国奉为经典。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观的滑铁卢。战后被残酷战争震惊了的精英们,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由法国和美国发起、15个国家(1933年已达63个)签署的《非战公约》,核心内容就是宣布在国家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强调“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裁减军备或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

——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一战后战争观的变化进行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宦官集团祸乱朝政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东汉的党锢之祸源于宦官专权;明代的阉党为祸更加严重……清朝除继续沿用朱元璋制定的各项约束宦官的法规外,还进一步采取了诸多措施……顺治元年,清世祖作出取消厂卫的决定,同时确定宦官事务归内务府管辖,撤销宦官衙门……与此同时,顺治帝还下诏旨:“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贻祸乱……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份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决不姑贷。特立铁碑,世世遵守。”……明末宦官多至十万,顺治时裁减为数千人,到清末仅剩八九百人……此外,康熙帝时明确规定:“各衙门官品虽有高下,寺人不过四品。”……乾隆时还废除太监读书制度,奏事宦官一律改姓为秦、赵、高,其用意是“借此三字以自儆也”,可随时汲取秦代宦官赵高擅权乱政、祸国亡秦的历史教训。

—摘编自朱子彦《中国朋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为解决宦官乱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朝为解决宦官乱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